浙江江山發現新物種須女景天,景天科景天屬新種,浙江衢州發布公開信息稱,衢州江山市林業局科研人員近日在當地江郎山景區做野外調查時,發現一個景天科景天屬新種,將其命名為須女景天,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于國際期刊植物分類學。

此次發現的須女景天為景天科景天屬新種,該新種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莖單生,較纖細,紫紅色,具細棱,葉片扁平,花藥紅褐色,生長在江郎山巖壁上及長滿苔蘚的巖石表面,而江郎山獨特的丹霞地貌為其提供了獨有的生長環境。
浙江江山發現新物種須女景天
官方介紹,須女景天是一種新種的景天科景天屬植物,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莖單生,呈紫紅色,并具細棱;葉片扁平,花藥紅褐色。這種植物生長在江郎山的巖壁上和長滿苔蘚的巖石表面,獨特的丹霞地貌為其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
須女景天的枝條呈三歧分叉形狀,全株高度一般為十幾厘米。它像一把小傘一樣,在生長周期內會產生3月至5月開花、7月枯萎的生命周期。目前,在江郎山僅發現一個須女景天種群,共有200余株。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江郎山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以來,由當地植物專家首次發現的新物種。這一發現對于研究江南地區植物多樣性和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它主要生長在江郎山后山的一處巖壁上,我們對比了景天科其他植物形態,均有所不同。柴茂林說,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人員通過嚴謹的形態學及分子生物學分析,確認該種為景天科新種。
據悉,此次發現的須女景天為景天科景天屬新種,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莖單生,較纖細,紫紅色,具細棱,葉片扁平,花藥紅褐色,生長在江郎山巖壁上及長滿苔蘚的巖石表面,而江郎山獨特的丹霞地貌為其提供了獨有的生長環境。它的枝條為三歧分叉,全株高一般為十幾厘米,像一把小傘,其生長周期比較短,一般3月發芽,5月開花,7月就會枯萎。柴茂林說,目前,須女景天在江郎山僅發現1個種群,共有200余株。
據悉,須女景天是江郎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以來,首次由江山本土植物專家在該區域發現的新物種,最終研究人員通過嚴謹的形態學及分子生物學分析,確認該種為景天科新種。
文章來自:衡水新聞網,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