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變異株毒力明顯減弱,專家解讀新冠感染全過程,近日,關于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減弱的話題受到廣泛關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邀請專家,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予以解答。專家們表示,奧密克戎變異株跟之前的原始株和關切變異株相比,傳播力明顯增強,但毒力明顯減弱。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邀請的呼吸危重癥專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稱,國際和國內監測數據證實,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爾塔等變異株明顯減弱。
奧密克戎變異株毒力明顯減弱
近期,面對奧密克戎進化分支傳播能力強及隱匿傳播的現狀,戴口罩等傳統防控措施是否還能有效預防新冠病毒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國外研究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重癥和死亡的比例明顯低于之前原始株和關切變異株,這既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點,也可能與人群接種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時干預治療等因素有關,我國新冠重癥及其關聯死亡處于較低水平,這與積極的預防策略和統籌優質救治力量有關。
中醫藥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有基礎性疾病,高齡和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如果感染了奧密克戎變異株之后,仍然可能會出現一定比例的重癥。但是現有的疫苗對降低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導致的重癥和死亡仍然有較好的效果。
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肺炎或者重癥,危重癥的比例相對較低。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重癥和死亡的比例明顯低于之前原始株和關切變異株,這既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點,也與人群接種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和國家采取的積極預防策略有關。
相較于新冠病毒原始毒株,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力和毒力已經大幅降低。這提示我們對于奧密克戎不必過于恐慌,對于普通人群而言,在疫苗的保護之下,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危害性已經大不如前。發病第一天癥狀較輕,可能感到輕微咽干咽痛,身體乏力,發病第二天,開始出現發熱癥狀,部分年輕人高燒到39攝氏度左右,同時咽部不適感加重,發病第三天,是癥狀最重的一天,高熱三十九攝氏度以上,渾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劇,發病第四天,體溫高峰開始下降,很多人從這一天體溫降為正常,不再發熱,但仍然咽痛,咽癢,一部分人開始流鼻涕,咳嗽,
發病第五天,體溫基本降到正常,但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身體乏力仍然存在。發病第六天,不再發熱,咳嗽,流鼻涕等癥狀加重,前期病毒導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壞,人體通過流涕咳嗽排出壞死的細胞,可能出現核酸轉陰。發病第七天,所有的癥狀開始明顯好轉,核酸很大可能轉陰。李侗曾主任提醒大家,
文章來自:衡水新聞網,載請注明出處!